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_qq快餐200qq群_滴滴品茶app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

EN

资讯中心

NEWS

本馆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预决算公开

低碳小贴士

以赛促学强本领 低碳赋能向未来——杭州市科普职业能力提升暨2025年科普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5-08-31      浏览数:152

       为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者职业技能水平,全力备战2025年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825日至27日,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联合承办的杭州市科普职业能力提升暨2025年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会顺利举行。来自全市各有关单位、各区(县、市)科协及基层科普场馆的百余名科普工作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知识与技能的盛宴。



多维赋能,打造沉浸式学习课堂

       8月25日上午,培训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鲁玉安作开班动员,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结合即将到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开展科普内容创作;二是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确保掌握每一项技能,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三是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科普方式和手段,为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联合承办单位,低碳科技馆深度参与培训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从课程设计到会务保障,全面融入低碳理念,为学员们营造绿色、高效的学习环境。




       首日培训以理论筑基+经验传承双线并行展开。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季良纲以《科普活动的策划与评估》为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入手,详细介绍了关于科普活动的界定,深入剖析科普活动从创意构思到落地实施、效果评估的全流程逻辑,结合大量实战案例,为学员们搭建起科学、系统的活动策划框架。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赵歆喆老师聚焦《科普的表达技巧》,通过概念介绍、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讲解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提升科普传播效果。培训还邀请到了三位往届市赛一等奖获得者分享备赛心得和实战技巧,以“过来人”的视角为学员们答疑解惑,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创新实践,探索科普新模式

       8月26日,培训聚焦创新实践与模式探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所俞锋老师以《焦糖布丁与健康传播策划》为题,巧妙融合常见的媒体宣传案例与科普活动策划,引导学员打破思维定式,探索科普活动策划的内容和创新路径。杭州市临平区科技馆馆长汤凌以本馆的科普案例为基础,带来《科普共同体三维多联合作模式创新》,从实践层面阐述如何构建多方协同、资源共享的科普生态体系。来自萧山区南阳街道潮都社区的高金莎老师结合社区科普实践,分享《潮都Young科普模式》,揭秘未来社区科普生态系统的构建密码。




       培训还邀请到了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使、科普中国平台专家、中国地震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地震局专家王晓民老师为大家深度剖析《科普讲解竞技作品的外观与灵魂》,从内容打磨、形式设计等维度,细致解读如何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视觉张力的竞赛作品,让学员们深受启发。




以练促学,强化培训成果

       8月27日,培训进入收尾阶段。为了更好地提升市赛选手的应赛能力,充分利用PPT等技术提升讲解比赛的整体效果,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倪哲吉老师带来《科普比赛中的PPT设计》专题课程,围绕设计逻辑+视觉美学,通过大量优秀案例拆解,传授PPT制作的实用技巧与进阶方法。




       组委会针对学员们提出的竞赛规则、备赛难点等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确保每位选手明晰参赛要点。当日下午,参与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复赛的选手完成了个人展示视频和团队展示视频的拍摄,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战成果,以最佳状态迎接后续挑战。




公益惠民,凝聚科普事业发展合力

       作为杭州市科协托举科普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课程干货满满、实用性强。专家讲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今后的科普工作和竞赛准备提供了宝贵思路与方法。

       此次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竞技水平,更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的顺利举办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低碳科技馆将继续发挥科普阵地作用,推动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共享,为杭州市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请问您对此次低碳之旅是否满意?(可从服务、活动、展品设施等方面进行满意度选择)

场馆满意度

影院满意度

展项满意度

(选填)感谢您的评价,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选填)姓名
(选填)联系方式
验证码
提   交
请完成安全验证